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百道編按】隨著千禧一代消費偏好和行為的變遷,很多產業被年輕人冷落而受到重創,但在出版業卻出現了相反的情形,紙質書更受年輕人青睞,而電子書的閱讀人群卻以年長者居多。近期,露西?漢德利(Lucy Handley)在《出版瞭望》(Publishing Perspectives)撰文,用業內人士的觀點和數據,為書業向暖立論。
圖片來源:Thinkstock
雖然我們總標榜進入了數字時代,但大多數人在閱讀上還是會選擇紙質書,是不是有點意外?
2018年,美國出版企業出版總收入近260億美元,其中紙質書貢獻了226億美元,電子書20.4億美元,類別覆蓋大眾圖書、教育圖書以及小說。這是美國出版商協會2019年年報中披露的數據。
英國書商協會總經理梅麗爾?霍爾斯(Meryl Halls)指出,盡管數字媒體重創了報紙、音樂等產業,但人們還是熱愛紙質書。她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臺CNBC采訪時說,“電子書銷售額平平,我認為電子書泡沫有點破滅了,實體產品很有吸引力。出版商們一直在推出優秀力作,封面設計都精致華美,這些書都是漂亮迷人的物件。”
愛讀書的人喜歡把讀過的書儲藏起來,或是公開曬出來,或是裝點家居,或作為收藏,霍爾斯認為,這其實也是展現自我的一種方式。
人們對于圖書格式的偏好也受內容的影響。根據尼爾森國際圖書研究公司(Nielsen Book International),自然、烹飪及兒童類圖書紙質的更受歡迎,而犯罪、愛情及驚悚小說人們更傾向于在電子閱讀器上讀電子版。
Kindle發布十多年來,人們既渴望信息,又對屏幕產生了疲勞。霍爾斯說,人們一方面想要逃避,另一方面又渴望獲得信息,部分原因跟政治相關。所以他們把目光轉向了紙質書,這里面有諸多復雜的原因。還有一點是,如果在電子閱讀器上閱讀,是很難與之建立情感聯系的。
千禧一代有時候被認為是“產業殺手”,但在出版業里似乎正是年輕人追捧著紙質書。尼爾森的數據顯示,英國63%的紙質書銷售額來自44歲以下人群,電子書銷售額的52%來自45歲以上人群。美國的情形也相似。皮尤研究中心調查顯示,2017年18至29歲人群中75%讀過至少一本紙質書,高于平均數67%。
也并不是每一位作者都支持電子書。《麥田里的守望者》作者塞林格出了名地抵制數字媒體和網絡信息,但是今年8月他的親屬首次同意以電子書格式出版他的作品。《衛報》報道,塞林格的兒子馬特收到一位讀者來信,提到因為自己手部殘疾,紙質書閱讀有困難,這促使馬特同意了電子書授權。
未來會怎么樣呢?倫敦書展主席杰克斯?托馬斯(Jacks Thomas)談到,“人們永遠都需要知識和故事,從這一點來看,書業的核心非常穩固。很期待未來的課堂會是什么樣的,在我看來,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未來幾代人與書面文字的關系。即便是口頭語言,它們傳遞的仍然是故事和知識,書的這些向度還是能發揮作用。所以我認為,無論什么格式的書,都會有光明的前景。”
(本文編輯 晨瑾)來源:百道網
北京百道世紀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屬的網絡媒體平臺百道網、百道網微信、幫書店微信,以及百道學習APP和小程序等平臺上發布的文章,版權屬于北京百道世紀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紀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著作權人共同擁有,嚴禁轉載。任何紙媒、網媒或社交媒體需要發布或轉載,請與版權專員聯系([email protected]),獲得授權后,方可轉載。對于任何未經授權的轉載,我們將依法追究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