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百道編按】 《十億美元分子——追尋完美藥物》自出版以來,已經暢銷全球20年并加印了21次。該書中文版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20多年后推出中文版,因何得到作譯者首肯,如何獲得讀者,贏得市場?百道網就該書中文版的出版采訪了責任編輯伍慧玲、王怡昀,以及營銷策劃毛文婧。
圖片來源:Thinkstock
福泰制藥是豪門林立的制藥界的現象級黑馬,以“基于結構設計藥物”為核心理念。它成立至今僅有30年,已打造過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的分子,2018年5月,市值已達450億美元,位列世界藥企前30強。福泰目前擁有三款獲批上市藥物,其中主打的囊性纖維化特效藥Kalydeco是全球首款直接針對該病致病基因的藥物,被譽為“2012年最重要的藥物”。
然而30年前,福泰在1989年剛成立時,是一家僅有1000萬美元風投資金、每周卻要燒掉近10萬美元的創業公司。他們沒有任何科研成果,只有十余個科學家,對手卻是肝移植之父斯塔澤、化學生物學先驅施瑞伯,還有美國科研實力強大的藥企——默沙東。福泰所能倚仗的唯有他們的創始人——哈佛的天才、制藥界的王子、默沙東的逆子——喬舒亞·博格。
《十億美元分子——追尋完美藥物》講述的正是博格在不惑之年出走默沙東,帶領福泰制藥在三年內上市的故事,首版于1995年3出版,自出版以來,已經暢銷全球二十年并加印了21次。該書中文版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于2018年12月出版上市。
原著作者巴里·沃思是一名知名記者,寫過多本紀實文學作品,曾為《紐約客》《紐約時報雜志》《智族》《戶外》等多種報紙、雜志撰文。他同時也在史密斯學院、曼荷蓮學院以及波士頓大學教授新聞學與紀實文學寫作。
當時他與福泰的成員同吃同住,以親眼所見,寫就《十億美元分子》,為我們還原了真實的新藥研發和創業過程,揭開了創業藥企神秘的面紗。全書主線是福泰制藥從創立到上市之路,同時也橫跨半個世界的歷史,情節環環相扣,人物關系錯綜復雜,十幾位科學家或喜或悲的形象有血有肉,散發出令人動容的光彩。書中展現了突破性基礎研究的源頭創新成果不僅能挽救生命、造福人類,也能創造出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十億美元分子——追尋完美藥物》一書自出版以來獲得了《華爾街時報》《波士頓環球報》《大西洋月刊》《紐約時報書評》《金融時報》等知名報刊、《科學》等學術雜志以及學者的一致好評。《財富》雜志更是將該書譽為最令人增長智慧的書之一,認為從來沒有一位作家能如沃思一樣如此深入地進入一家生物制藥公司。全書為讀者展現了藥物研發中的困難、創業公司的磨難,以及好的科學與好的商業之間的沖突。這是一部激動人心的創業史,也是一部群星閃耀的醫藥史。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大眾科普圖書以科學人文類為主,力圖通過各種科學人物、科學發現的故事,傳播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百道網就《十億美元分子》中文版的出版采訪了此書的責任編輯伍慧玲、王怡昀,以及營銷策劃毛文婧。
《十億美元分子:追尋完美藥物》
點擊圖書封面可在三大網店購買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作者:巴里·沃思 著
譯者:錢鵬展
出版時間:2018年12月
談及出版的初衷,編輯們表示:“我們社出版的科普圖書都會將眼光放到科學領域之外,例如歷史、哲學、社會、環境、藝術等,使讀者領略豐富的科學知識和人文內涵,體會科學與人文密不可分的關系。《十億美元分子》也是一部‘跨界’之作,同時展現了科學界和商界的風云變幻。因此,出版這本書的初衷,就是想給讀者帶來一個有關科學、創業和商戰的精彩故事。”
譯者錢鵬展是這本書的伯樂,他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推薦后,精彩的故事也吸引了出版社的幾位編輯,“無論是學者們在科學(包括醫學、基礎研究、藥物開發等方面)領域激烈的競爭,還是商界一波三折的磨難,都寫得引人入勝,作品中人物鮮活生動,讀這本書簡直就像在讀一本小說。從科學內容的角度說,里面展現了現代醫藥的發展歷程、器官移植手術的跌宕起伏,有許多現代藥物化學史上的人物出沒其中,科學史部分寫得很優秀。從話題關注度的角度說,‘藥物’是普通大眾非常關心的話題,藥企在大眾心中又總帶著些許亦善亦惡的神秘感,讓很多人無比好奇,想一窺究竟。”
《十億美元分子》原著早在20多年前就出版了,當年福泰的故事是否還能為今天的中國讀者帶來啟示?
關于這個問題,編輯表示:如今中國處于創業潮中,許多人跳出原本工作的“舒適區”,以極大的熱情去開創屬于自己的事業。而這本書講的正是一個極其成功的“創業”故事,書中的許多內容,從如何爭取投資到如何管理企業,再到書中先驅者們所經歷的艱辛、他們的成功與失敗,都能給如今的創業者許多啟迪。書中刻畫了源頭創新的方方面面,從一線科學家對科學及技術難題不懈的鉆研、智慧的思考,到臨床試驗人員對藥物應用的探索、對學界氛圍的帶動,到藥企管理人員如何在科學嚴謹性與商業吹噓風格之間取得平衡,再到媒體輿論、投資者、社會市場形勢對企業的影響,以及政府在推動科技攻堅和創新中的舉措,這些內容都有助于讀者全面、深入的認識和思考關于“創新”這一重大課題。
“我們將這本書定位為高端科普,因為它始終帶有很強的科學性。它所涉及的話題‘藥物’很貼近大眾,話題‘創業’也極具吸引力。對生物醫藥感興趣的讀者,和對創業、經管類話題感興趣的讀者應該都會喜歡這本書。”
回憶起出版過程中與譯者及原作者的合作,編輯深有感觸地說:“譯者認真又負責,在翻譯遇到問題時,特別是涉及文化背景時,會直接向原作者請教。遇到自己不太了解的科學問題時,原作者會請教相關學術領域的朋友,不確定之處會標注出來請編輯讀稿時留意。譯者閱讀初樣時,上面的標注就達兩千多處,可見其認真的程度。與編輯在一些語句的理解上有不同意見時,譯者也很有耐心地與我們編輯溝通好幾個回合,力求譯文更好地貼近原文。譯者認真負責的態度深深感染了我們,讓我們更加堅定了要好好打造這本書的決心,這樣才能不辜負譯者和作者的努力。”
談到出版中遇到的難題,編輯告訴百道網,“困難一方面是編輯過程的困難,即如何提高圖書質量。作品內容豐富,歷史科學商業都有所涉及,如何保證譯文準確,減少差錯,不僅是譯者的責任,也是編輯的責任。另外一大困難是書的封面設計以及推廣營銷方式。我們出版社雖然專長是科普圖書,但與商業結合的科普圖書卻是第一次遇到。我們花了很大的心思研究如何制作風格恰當、適應市場口味的裝幀設計,特別是封面。編輯部門、美術部門和發行(營銷)部門幾經商討,最終才能定下封面樣式。然后,我們邀請大學教授、移植專家、科普作者、藥企CEO,以及投資咨詢方面的專業人士,從各自的領域或角度撰寫推薦語,希望讀者能從他們的推薦中獲得更多信息。”
《十億美元分子》的譯者在中文版出版后給原著作者巴里·沃思寄去一本,巴里·沃思激動地表示:“中文版甚是精美,即使我一字也讀不懂,但我很高興中國讀者從此有了研討福泰制藥的一手素材!”
在如今的多媒體時代,讀者獲得書籍信息的途徑更加多元化和便利化。為了更好地服務讀者,《十億美元分子》與得到APP合作,上線圖書音頻。音頻以思維導圖的方式理清全書的內容,在“每天聽本書”欄目中解讀此書。提及音頻產品帶來的市場效果,編輯表示:“音頻產品幫助擴大了圖書的影響力,提升了聽眾對圖書的興趣。甚至一些生物醫藥公司、投資方向的產品經理,就是通過得到APP了解此書,再通過此書了解醫藥行業和醫藥背后的一些原理。”
當前我國正在實施重大新藥創制專項,這不僅需要科技工作者的努力,還需要商業化過程。《十億美元分子》一書中科學家們突破成規、銳意創新的氣魄,對科技創新頗具提示意義。書中所涉及的商業模式依然有很強的時效性,其中所講的科學與商業克服重重矛盾、聯合起來創造價值的故事在當下高新技術創業潮中的影響將會是深遠的。
基于此書中文版引發的強烈市場反響,百道網提問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在未來的出版規劃中是否會再次涉及藥物這一相關內容,編輯們表示:“我社的大眾科普圖書是重要的出版方向,今后我們會繼續出版更多科學與其他領域交叉、相融合的科學人文圖書獻給讀者,一是讓讀者享受閱讀的樂趣,收獲豐富的知識;二是讓讀者認識到,科學存在于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了解科學知識、領悟科學精神,可以幫助我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作出更好的決策。
(責編:楊子欣;編助:苗福安)
來源:百道網
北京百道世紀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屬的網絡媒體平臺百道網、百道網微信、幫書店微信,以及百道學習APP和小程序等平臺上發布的文章,版權屬于北京百道世紀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紀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著作權人共同擁有,嚴禁轉載。任何紙媒、網媒或社交媒體需要發布或轉載,請與版權專員聯系([email protected]),獲得授權后,方可轉載。對于任何未經授權的轉載,我們將依法追究其侵權責任。